推荐
-
暂无信息!
详情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不规范现象(四)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3/6/23 8:46:03 点击:2994 属于:学习天地
姚喜双
(二)有声语言的表达不好
《中国播音学》绪论中说,“自广播电台,电视台开播之日,播音就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这早已成为一种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播音作为一门学科,人们的认识就不那么一致了。播音容易,嗓子好,认识字,照着念就行了。这类看法至今仍较普遍地存在着。”而“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作,有自己的创作道路、创作规律和创作方法;在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结合上,有一系列层次、品位、功力、技巧的多种要素及其整合方法。在体味、发出、丰富、驾驭有声语言的进程中,要不断解决生理和心理、气息和声音、感情和技巧、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传者和受众的各种关系。”我们应该全面深刻地了解其中这种有声语言表达的规范。
1.发声方式不规范
广播电视依赖声音传送信息,“截至……”和“截止……”,声音差的不多,意思就有所不同,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口齿清晰,播报准确。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吃开口饭”的,发声的清晰准确依赖正确的发声方式。平时口腔控制练习不够,播音时舌位动程就不圆满,出现吐字归音不到位现象。例如新闻节目里的“请看报道”,很多人发成“报的”,甚至有的人发成“bd”。
各种语音造成的吃字走音,表现程度不同:有的含糊一些:99年6月8日新闻联播,“霸权主义”的“霸”好象是“大”。有的过于含糊,反复听仍然不知道意思:98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一起飞行事故说,“专家们分析,这起事故可能是由于技术原因引起的”,是“机组”还是“技术”始终没有听清。有的走音成为另一个音,在一定上下文中引起误解,例如“集装箱”,集中箱?“生动写照”,深入写照?
吃字走音的现象,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归类:
声母问题
送气、不送气相混:
j──q,“这一切”,这一届?99年5月25日北京教育台新闻“基础薄弱”的“基础”近似“凄楚”;99年6月12日四川卫视新闻“预防青少年”的“青”近似“京”;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利用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愿望……”的“健”近似“欠”;“天津建工集团”的“集”三次都是“齐”。ch──zh,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反盗版宣传”的“传”近似“砖”;98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产品质量”的“质”近似“斥”。g──k,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天津建工集团”的“工”近似“空”;d──t,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韩国当天还决定召开会议”的“天”与“颠”非常近似。
n──l不分:
98年3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柬埔寨拉那列”的“列”又好象是“聂”;98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移民移出致富路》“远离故土”的“离”近似“泥”。
声母脱落:99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4频道“福建”的“福”近似“无”;98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十九点三十八分”的“九”近似“由”;99年8月14日中央电台“日美安全协议”读成“日尾安全协议”。
韵母
单韵母元音脱落:98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近日”近似“jinr”。齐齿呼撮口呼互易:98年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可持续发展”的“续”近似“细”;“根据”的“据近似“记”;98年3月27日“又是粮食企业主产区”的“区”近似“期”。
单韵母元音舌位不到家:
a──u:(罗马尼亚)马──木
复韵母以及复合元音鼻韵母,其中的复合元音舌位动程不够;99年6月12日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建设性”中的“建”近似“进”;同一天四川卫视新闻“百货大楼”的“货”近似“花”;“省外消息”的“外”近似“为”;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如今只剩下最后一站”的“站”近似“阵”;“朝韩舰艇共发生三次冲突”的“舰”近似“进”。
鼻韵母韵尾脱落:99年6月9日东方时空节目,“黄梅戏演员马兰”的“兰”发音近似“来”;同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直到本月……”的“本”近似“北”;98年3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提案总数达到2133件”,听不清是“总数”还是“组数”;97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六个一百───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新儿歌”的“新”发音近似“西”;98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女工们”的“工”近似“姑”。
个别地方台还存在前鼻韵母后鼻韵母不分的问题:99年6月12日四川卫视新闻“经专家鉴定”的“经”发音为“今”。
音节和声调
在词组中吞掉一个音节:“这些老年团体还举行了文艺演出”,文演出?“其中包括”,其(着)包括98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会议结束时”近似“在会结束时”;“这是中央台编译报道的”,近似“编报道的”;
98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政治局”发音近似“zhengr ju”。
双音节相连成为一个音节:“我知道”,我照?“中央电视台”,庄电视台?“科索沃”,咳嗽?
99年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西伯利亚”近似“谢利亚”;98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公安民警”的“公安”近似“关”。
声调改变,走调。例如,“保护共有的家园”,家远?
99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农民收入增加”的“增”发音为四声;99年6月12日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运用计算机……”的“计”读成了一声;同日四川卫视新闻“因迷失方向……”的“失”读成二声;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进行评审”的“审”读成四声。走调会产生误解,99年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生产总值1530亿元”,又很象“一千五百三十一元”,从上下文判断应该是“亿”。
双音节词语声母同化:“至少”发成“至找”(99年6月12日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
复杂词组或小句连得太快走音: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约翰克利斯朵夫”说成“约翰克利斯特夫”。
前后词语影响走音:99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下一步反假币”说成“下一币反假币”。99年8月14日中央电台新闻“要求用六年左右的时间”读成“要求右六年左右的时间”。
其他:“新的引资项目”,今的引资项目?
沈家煊《口误类例》(《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谈到,广义的口误包括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狭义的口误只指语音错误。该文提出了广义的口误八大类:先置,滞后,互换,颠倒,替代,混合,归并,增减,各大类又分小类。沈先生的文章中提到的这八大类28小类“广义口误”类型,其中第六种“混合”口误、第七中“归并”口误中的语素、词、词组的归并,在广播电视语言中比较少,象“谢谢这位打来听众的电话”这种错误在现场节目中可能出现,往往会在重播时改正,录播节目中基本没有。沈先生所说的“狭义口误”与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中有声语言表达发音不到位——所谓“吃字”“走音”比较接近。
沈先生的文章阐述了第一种“先置”口误、第二种“滞后”口误、第三种“互换”口误、第四种“颠倒”口误的心理原因,是说话中前后相关的词语声音争相出口,位置有偏误。我们也发现有前后词语影响走音、双音节词语声母同化。
第五种“替代”口误这种情况,沈先生的文章指出语素、词、词组的替代口误,经常是意义相近、相反、相关造成的,我们又发现语音的替代口误也是如此,有些语音替代口误是因为声母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接近引起的。例如送气不送气相混,包括j─q相混、 ch──zh相混、g──k相混、d──t相混、平舌翘舌相混、n──l不分等。有些语音替代口误是因为韵母发音部位接近引起的,例如齐齿呼撮口呼互易、单韵母元音舌位不到家、复韵母以及复合元音鼻韵母,其中的复合元音舌位动程不够、前鼻韵母后鼻韵母不分。有些是调值不够,引起声调改变、走调。
沈先生的文章谈到的第七种“归并”口误和第八种“增减”口误中的“减”,除了我们同样发现的归并,例如双音节相连成为一个音节现象,还有接近我们发现的“脱落”问题,例如声母脱落、单韵母元音脱落、鼻韵母韵尾脱落现象,还有在词组中吞掉一个音节 第八种“增减”口误中的“增”接近我们前面列举的第“′”种问题“其他”中的一些现象。从口误产生的心理原因看,有的接近“先置”口误,有的接近“混合”口误。
2.表达技巧运用不当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表达技巧,是利用声音的音长、音强、音高和音色表情达意,用声音塑造形象的创作的技巧。这方面表达不当的现象有:
停连不正确。有些播音员备稿不充分,播音过程中停连随意。文中我们用“#”表示错误的停顿处。五月是我国权益保障法 # 规宣传日;98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他们祝贺李鹏 # 当选”;同年3月2日新闻联播“国务院 # 总理李鹏”;
外国人名地名备稿时尤其应该注意。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编《播音与主持》第三十一期的监听组指出,2000年1月26日《今晚三十分》节目,《美国东部地区自二十四号以来普遍遭到暴风雪袭击》“遭暴风雪最严重的北卡洛莱纳州、南卡洛莱纳州……”播音员读成“北卡 # ……南卡 # ”是错误的。
发来贺电的国家和领导人,如果不熟悉就会造成停连不正确,98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文莱达鲁萨兰国 # 苏丹和国家元首恰桑纳尔博尔基亚,巴基斯坦共和国 # 总理谢里夫,班达 # 拉奈克”;又如98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班禅 # 额尔德尼”。
“一些国家党和政府向我国领导人当选发来贺电”,为表达贺电源源不断的效果,应该注意国家名词语气的衔接,“孟加拉……泰国……”,中间名词太长,要用扬停使语气接连不断。98年3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的处理是每个名词后都落停,给人断断续续的感觉。
长句子的层次要靠正确的停连去表现,例如98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提高遵守 # 和维护法律的自觉性”,停顿错误造成句子语法结构错误。
轻重格式不正确。双音节词语后面一个音节是重音,下面重音不正确的音节后面我们用“*”表示:97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老境堪忧》,“到了他们年*老的时候”;98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移民移出致富路》“平*湖村”;同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十五大特别节目───跨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跨*世纪”。
非轻声词语读成轻声的问题:98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垃圾”读轻声。
轻声词语未读出轻声的问题:99年6月12日四川卫视新闻“他们在取行李时”,“行李”未读轻声;98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请看本台消息”,“消息”未读轻声;上海电视台选送的“金士明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大赛”的参赛节目《环保时装》中“老太太”未读轻声。
轻声词语后面的音节轻读,但是音色不应该变化:99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晚会把“孩子”的“子”读成“杂”;98年3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塌糊涂”播音员的发音是“一塌糊肚”。轻声词语前面音节重读,音色更不应该变化:98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重整京杭大运河》“多少”发音是“duor-shao”。
多音节音译词应该按照汉语规律处理,下面重音位置不正确:99年6月7日《东方时空》“罗*马尼亚”;98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奥*地利”。
控制气息,长句子不能前重后轻,形成习惯腔调。“不*合格材料”,重音应该落在“料”上;“江*泽民”重音应该落在“民”上;“首*先请看内容提要”,重音应该落在“要”上;(98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98年3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巨大成就”的“巨”读重音,以至“大”成了轻声。
句子中找不准重音会造成语义错误或歧义,99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才能种好*粮”,重音落在“好”上,与语义不符;99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中午《新闻30分》“预计产值可达一*个亿”,强调重音应该落在“亿”上,落在“一”上面,意思就改变了。
语调不正确。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编《播音与主持》第三十一期的监听组指出,2000年1月25日《今晚三十分》节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调查食用野生动物情况》“滥吃野生动物对人类健康有害”,主持人语调上扬是不对的。因为句子的内容是肯定,上扬的语调变成了疑问语气。
节奏不正确。有声语言的表达语速应该高低适宜,快慢适度,体现节奏的美感。有些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没有注意表现汉语中固有的节奏,去表现这种与内容协调一致的节奏的美感。有的人普通话不纯熟,播音中用习惯腔调去处理所有稿件;有的人盲目追求流行,语言中夹杂港台腔、外语腔,故意发嗲等,语调显得怪里怪气;有的人盲目加快语速,现代传播需要在单位时间里消息尽量密集和迅速,但是密集是有限度的。语速达到一分钟260字,是比较快了,超过320字或者350字,是相当快了。如果再快,说话就失去了节奏感,对方也可能听不清。
3.整体风格表现不够
语言交际任务会因为交际范围、目的、对象而有所不同,因而会选择使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材料(语音、词汇、句式等)来适应不同的表达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渐渐有了明确分工,稳定下来,固定下来,就是语体。说到风格,不同的人语言会有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的语言会有不同风格,不同语体语言有不同风格。风格是通过词语搭配组合综合体现出来的语言的格调和气氛。语言的运用要体现出个人风格,要符合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还要符合语体风格。
风格的形成不是体现在个别字句上,而是体现在篇章上,甚至是某个人所有作品(言谈)总和里。说话或者写文章整体风格不够,也就是没有一定的格调和气氛,势必造成言语主题散乱、缺乏意趣,势必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中,语体风格主要体现为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广播电视节目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广播电视节目受媒介性质、任务、地位的制约,受节目性质、方针、传播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集中地体现出特色和个性,也就是说会逐步形成风格。对于一个节目来说,节目的风格“一般要求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只有在稳定下来的风格中,语言、画面、音响等等一切节目手段都围绕一定的性质、方针等因素服务,各种手段组合为协调一致的格调和氛围,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
广播电视节目“按节目的内容性质和社会功能划分为新闻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教育性、服务性节目;按节目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划分为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不同节目都有自身的风格,风格要鲜明,风格要丰富,风格要协调,“节目内容构成是否完善,表现形式是否与之协调,直接关系着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同上)。
在风格方面,我们发现的问题有:
语言的运用没有用心琢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谢谢收看”。如果每个节目不管内容、对象等等,都是同样的结束语,就是没有风格,或者说语言风格简单化。
盲目模仿。语言风格模仿他人,“你搞一个‘玫瑰之约’,我来一个玫瑰相会;你搞一个‘快乐大本营’,我来一个大本营快乐;你搞一个‘焦点访谈’,我来一个‘热点追踪’” 。
语言(包括非语言手段)风格与节目的功能、主旨不协调。河南电视台选送的“金士明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大赛”的参赛节目探讨老年人再婚问题,是社教类节目。主持人在绿荫下、在小树林间缓缓移动,边走边说,动作和画面很美,这种比较抒情的风格比较适宜优美地、正面地去说这个内容,但是节目的整个内容主要展示老年人再婚遇到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困难等等,主持人服饰、语言风格不妨沉重一些,这样才能跟节目内容协调起来。
语言风格与其他节目因素(例如音乐、画面等)不协调的现象。黑龙江电视台参赛的社教节目,介绍一种凉菜的做法,介绍厨房的清洁的方法等等家庭生活小常识,主持人的语言主要是串联这几个小节目,语言是家常的、平易的。但是主持人的后面,一个很大的楼梯占去画面的二分之一,主持人挤在楼梯旁边的小圆桌旁,圆桌上又有一个大花瓶,色彩很乱,透过后面的落地玻璃窗,还能看见马路上的汽车,这种语言的内容和风格与场景布置没有协调起来。
语言(包括非语言手段)风格与语言实现者、语言接收者的身份、年龄等特点不协调,这就是我们在第二章讲要说到的语言不得体现象。
还有语言(包括非语言手段)风格前后不一致的问题。浙江电视台送选参赛节目《中华少数民族民俗传习所》,节目主持人语言的风格是什么就难以说清。从她的穿着上看,戴着太阳帽,背着双肩背,是旅游参观的风格;从她的言行上看,蹦蹦跳跳边走边说,说话象孩子一样气短,不清楚,还有“下面就开始我们这个故事”这样的话,好像是学生学习的语言风格;从节目内容上看,又提到她获得传习所的终生馆员证书,那么应该是嘉宾、专家的语言风格才对。最终我们不明白这位节目主持人到底以什么身份与观众交流。身份不明确,风格不鲜明,造成节目内容和主题的松散。
(三)阅读语误现象
1999年11月,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了第四次引用语言学研讨会,沈家煊再次作了《口误类例》的发言,他说,与一般口语相比,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口误还有阅读心理的问题,这也很值得研究,因而我们试着找到一些“阅读语误”。我们也发现,一般语言的表达的口误,是从思维到声音的误差,播音语言节目主持人语言口误可能又从视觉到声音、或者从视觉到思维到声音、或者从记忆到声音等心理过程,是一种“阅读口误”。
1.落字。1999年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2:00播出的《新闻三十分》节目,播音员说“国家林业公安局……”,字幕是“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1999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秘鲁举行大票”是“秘鲁举行大选投票”的误读。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编《播音与主持》第三十一期的监听组指出,2000年1月26日九点新闻,《吴邦国二十五号下午在布鲁塞尔会见了比利时王储菲力浦亲王》“吴邦国在向菲力浦亲王介绍了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有企业改革情况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时……”,播出时漏掉了“向”字,稿件原意改变得很奇怪了。2000年1月2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9:00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在播报吴邦国致信交通部门的有关消息中,将“中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33.6万公里”读成“133.6公里”,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2.读错。
形近读错的。2000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8:00播出的《中国新闻六十分》节目,播报宁波海监局紧急救助外籍货轮的消息,将“北仑港”播成“北仓港”。
句子中前后字的影响读错的。2000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18:00播出的《中国新闻》节目,播报湖北神农架林区停止采伐天然林的消息,“仅去年一年林区内盗伐林木案件就比去年上升了73%”,后面一个“去年”错了,应该是“前年”。1999年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7:00播出的《早间新闻》节目,“世贸组织副总干事门多拉……”,字幕是“门拉多……”。
数字读错。2000年1月23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4:00播出的《新闻》节目播报丁关根参加中国文联迎春联欢会的消息,“表达他们迎接建党八十周年的喜悦心情”,数字有错。2000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21:30播出的《现在播报》节目中,“目前世界上约有11亿人吸烟,我国的吸烟人口已经到3亿2千人”,字幕写出“我国的吸烟人口达2.3亿人”。2000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21:16播出的《现在播报》节目,“为彻底改善首都城市环境质量,北京市将再投入540亿元环保资金”,字幕是“北京市年均环保投入100亿元”,怀疑是播报有错。邹家兰《浅谈播音语言规范化的几个问题》一文记录播音主持工作中错读的现象数字读错等问题。“在统计的4185处差错中,数字差错就有385处,占9.19%,也就是说,每错播10处差不多就有1处是数字” 。
3.篡改。播音语言节目主持人语言的“阅读口误”还有因“阅读习惯”改变稿件的情况。邹家兰《浅谈播音语言规范化的几个问题》一文记录播音主持工作中错读的现象有,词的第一字读错,“取款”读成“存款”;词的最后一个字读错,“停业”读成“停止”;词中的字前后颠倒,“盒饭”读成“饭盒”;读成另外一个词,“旅游”读成“游泳”。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编《播音与主持》第三十一期的监听组指出,2000年1月26日《今晚三十分》节目,《俄空降兵副司令员卡赞采夫少将乘坐直升机在车臣失事》,“卡赞采夫少将及机上人员全都受伤,但没有人员死亡……”,播出时说成“没有人员伤亡”。
1999年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22:00播出的《晚间新闻》节目播报巴勒斯坦提交边界概念文件,将“边界概念”播成“边界概定”。2000年1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9:00播出的《早间新闻》节目,播报国家领导人就中越建交五十周年致贺电的新闻时,把“致电”说成“致信”。
2000年3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22:00播出的《中国新闻》节目,报道俄代总统普京的有关消息时,口播“俄代总统普京说俄罗斯将对车臣进行两年总统直接治理”,字幕则是“俄罗斯将对车臣进行两年直接管理”。
2000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19:00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朱镕基总理向乌克兰总理发慰问电的消息,“中国总理朱镕基就巴拉科夫煤炭爆炸事故向乌克兰总理发慰问电……”,应该是“煤矿瓦斯爆炸”。
4.骑墙字 。读稿件备稿不充分,会造成“骑墙字” 的错误处理,特别是在“骑墙字”处于稿件换行位置时,例如:
“通过对1000人口 # 味的调查……”,
“丈夫出国后,妻子和老婆 # 婆在家……”
如果文字稿件在 # 处换行,必须认真备稿才会避免读出错误。
三、有关问题的认识
造成播音员主持人语言不规范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指的是节目两陡然增大,新闻的时效性使得播音员主持人在快节奏的工作中难免有些失误;有些语言规范问题研究还不透彻,播音员主持人学习培训没有跟上,造成语言出错,等等。
主观方面指的是播音员主持人对语言规范的主观认识不够或者不正确。目前讨论的热点有:新颖与规范的判定;亲切与规范的判定;口语化与规范问题的判定;说新闻和播新闻问题;共性和个性问题……
上一:仁兄、贤弟及其他